新闻中心
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加工中心中的顺铣(也称为下切铣削)和逆铣(也称为上切铣削)是两种基本的铣削方式,它们在刀具旋转方向、切削力、表面质量、刀具磨损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。以下是详细对比:
1. 刀具旋转方向与进给方向的关系
顺铣(Climb Milling):
刀具旋转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同。例如,铣刀顺时针旋转时,工件向右移动(从刀具视角看)。
逆铣(Conventional Milling):
刀具旋转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反。例如,铣刀顺时针旋转时,工件向左移动(从刀具视角看)。
2. 切削力与切削厚度
顺铣:
切削厚度:从最大逐渐减小至零。刀具切入时切削厚度最大,切出时为零。
切削力:
径向力(垂直于进给方向)较小,有助于减少工件变形。
轴向力(沿刀具轴线方向)向下,可能压紧工件,减少振动。
切削平稳性:切削过程更平稳,振动小,适合薄壁或易变形工件。
逆铣:
切削厚度:从零逐渐增大至最大。刀具切入时切削厚度为零,切出时最大。
切削力:
径向力较大,可能推动工件或导致夹具松动。
轴向力向上,可能抬起工件,增加振动风险。
切削平稳性:切削过程易产生冲击,振动较大,适合刚性好的工件。
3. 表面质量与精度
顺铣:
表面粗糙度低,加工精度高,因切削力稳定且无“啃刀”现象。
适合精加工或对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场合。
逆铣:
表面粗糙度较高,可能因切削力波动导致“啃刀”或波纹。
适合粗加工或对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。
4. 刀具磨损与寿命
顺铣:
刀具磨损较均匀,因切削厚度逐渐减小,切削温度分布更合理。
刀具寿命可能更长,但需注意切削刃强度(切入时切削厚度大)。
逆铣:
刀具后刀面磨损较快,因切削厚度逐渐增大,切削温度升高。
刀具寿命可能较短,但切入时切削厚度小,对刀具强度要求较低。
5. 应用场景
顺铣适用场景:
精加工、薄壁件、易变形工件。
加工中心或数控铣床(因进给控制精确,可避免工件滑动)。
硬质材料或高精度要求(如模具、航空零件)。
逆铣适用场景:
粗加工、刚性好的工件(如铸件、锻件)。
普通铣床或工件固定不牢的情况(因逆铣的向上切削力可能帮助压紧工件)。
软材料或低精度要求(如木材、塑料)。
6. 其他注意事项
顺铣的潜在问题:
若工件固定不牢或进给系统有间隙,可能导致“啃刀”或振动。
需确保机床进给系统无反向间隙(如滚珠丝杠、预紧螺母)。
逆铣的潜在问题:
切削力波动大,易产生切削热,需加强冷却润滑。
表面质量差,可能需增加精加工工序。